[2025/8/8]
牙齿矫正并非适用于所有人,部分特殊人群如孕妇、牙周病患者、有全身性疾病的人,在矫正时需要格外注意,选择合适的矫正方案。了解这些特殊人群的矫正要点,能确保矫正过程安全有效,避免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孕妇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牙龈敏感、易出血,且对细菌的抵抗力下降,进行牙齿矫正需谨慎。
-
时机选择:一般建议在怀孕前完成牙齿矫正,若怀孕期间需要矫正,最好避开孕早期(前 3 个月)和孕晚期(后 3 个月),选择孕中期(4-6 个月)进行,此时孕妇身体状况相对稳定。
-
矫正方式:尽量选择简单的矫正方式,避免复杂的正畸治疗;矫正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口腔卫生,每天认真刷牙,使用温和的漱口水,减少牙龈炎症的发生;避免拍摄 X 光片,若必须拍摄,需做好腹部防护。
-
就医提示:若矫正过程中出现牙龈严重出血、牙齿疼痛明显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不可自行用药。
牙周病会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可能出现松动,这类患者进行牙齿矫正需在牙周病得到有效控制后进行。
-
前期准备:矫正前需进行 的牙周治疗,如洁治、刮治等,消除牙龈炎症,稳定牙周状况,待牙周病处于静止期后,再开始矫正。
-
矫正方式:应选择轻柔的矫正力量,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牙齿进一步松动;可采用自锁托槽矫正或隐形矫正,减少对牙龈的刺激,便于口腔清洁。
-
矫正中维护:定期进行牙周检查和维护,每 3-6 个月洁牙一次,密切关注牙周状况,若出现牙周炎症加重,需暂停矫正,及时治疗。
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全身性疾病的人,进行牙齿矫正前需经相关科室医生评估,确认身体状况适合矫正。
-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伤口愈合和免疫力,增加感染影响,需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再进行矫正,矫正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口腔感染。
-
心脏病患者:若患有严重心脏病,安装心脏起搏器等,需提前告知正畸医生,避免使用可能干扰心脏起搏器的设备,选择合适的矫正方式。
-
建议:这类患者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矫正,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确保矫正过程安全。
特殊人群的牙齿矫正方案需遵循 “安全第一、个性化定制” 的原则。医生会综合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口腔条件、矫正需求等,选择对身体影响最小、效果最稳定的矫正方式。患者也应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健康情况,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才能在保障健康的前提下达到改善牙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