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11]
超声波洗牙是目前口腔临床中广泛应用的洁牙方式,凭借高效、安全的特点受到多数人的认可。它通过特殊的仪器作用,能有效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和菌斑,是预防牙周疾病的重要手段。深入了解超声波洗牙的原理、适用情况及相关细节,能帮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这种洁牙方式。
一、超声波洗牙的工作原理
超声波洗牙主要依靠超声波洁牙机完成。洁牙机的工作端会产生高频振动,频率通常在 20000-45000 赫兹之间。这种高频振动能传递到牙齿表面的牙结石上,使牙结石产生共振,从而松动并脱离牙齿表面。
同时,洁牙机还会喷射出细小的水流,一方面能冷却工作端,避免因振动产生的热量损伤牙齿和牙龈;另一方面能及时将脱落的牙结石、菌斑及碎屑冲洗掉,保持口腔清洁,便于医生操作。
二、超声波洗牙的适用人群
(一)牙结石较多者
牙齿表面及牙龈边缘有明显牙结石堆积的人群,非常适合超声波洗牙。其高效的振动能快速清除牙结石,比手动洗牙更节省时间,能有效改善因牙结石刺激导致的牙龈红肿、出血等问题。
(二)有色素沉着者
长期吸烟、喝茶、喝咖啡的人群,牙齿表面容易形成烟渍、茶渍等色素沉着。超声波洗牙在清除牙结石的同时,也能去除部分表浅的色素,使牙齿看起来更洁净。若色素沉着较深,可配合喷砂洗牙进一步处理。
(三)口腔卫生维护者
作为常规的口腔保健方式,定期进行超声波洗牙的人群,能及时清除日常口腔护理难以去除的菌斑和牙结石,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适合大多数注重口腔健康的成年人。
三、超声波洗牙的不适用人群
(一)安装心脏起搏器者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精密的电子设备,超声波洗牙时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会干扰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影响其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安全,这类人群应避免采用超声波洗牙。
(二)口腔急性炎症期患者
口腔内存在急性牙龈炎、牙周炎、口腔溃疡等急性炎症时,超声波洗牙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导致疼痛加剧或炎症扩散,建议在炎症得到控制后再进行洗牙。
(三)部分全身性疾病患者
患有未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出血性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洗牙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出血不止、血压波动等影响,需经医生评估,在病情稳定后并采取相应措施的情况下,方可考虑是否进行超声波洗牙。
(四)孕妇
虽然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超声波洗牙会对胎儿造成危害,但为了安全起见,孕妇尤其是孕早期和孕晚期的女性,如需进行超声波洗牙,应提前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四、超声波洗牙的优势
(一)高效便捷
相比手动洗牙,超声波洗牙能在较短时间内清除大量牙结石和菌斑,大大提高了洁牙效率,适合时间紧张的人群。
(二)损伤较小
在规范操作下,超声波洗牙的工作端不会直接刮擦牙齿表面,而是通过振动去除牙结石,对牙釉质的损伤较小,能较好地保护牙齿。
(三)清洁
超声波洗牙的工作端可以到达牙齿的各个面,包括牙缝、牙龈沟等部位,能更 地清除菌斑和牙结石,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的环境。
五、超声波洗牙的流程
(一)术前检查
医生会先检查口腔情况,了解牙结石的分布、牙龈健康状况等,判断是否适合进行超声波洗牙,并告知洗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二)洁牙操作
患者躺在牙科治疗椅上,医生手持超声波洁牙机的工作端,在牙齿表面轻轻移动。工作端产生的高频振动使牙结石松动,同时水流将碎屑冲洗掉,整个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轻微的振动和水流冲击。
(三)抛光处理
洗牙后,牙齿表面可能会变得粗糙,医生会使用抛光杯和抛光膏对牙齿表面进行抛光,使牙齿表面光滑,减少菌斑和牙结石的再次附着。
(四)术后叮嘱
医生会告知患者洗牙后的注意事项,如避免冷热刺激、注意口腔卫生等,并根据口腔情况建议下次洗牙的时间。
六、超声波洗牙后的注意事项
超声波洗牙后的注意事项与一般洗牙类似,术后 1-3 天内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减少牙齿敏感症状。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认真刷牙、使用牙线,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洗牙,以维持洗牙效果。
超声波洗牙作为一种主流的洁牙方式,在口腔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选择时,需根据自身情况判断是否适合,同时要选择正规的口腔医疗机构和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以确保洗牙的安全和效果。如果对超声波洗牙有疑问,可及时咨询口腔医生,获取专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