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14]
种牙和补牙是口腔修复中常用的两种方式,用于解决牙齿缺损问题。补牙主要针对牙齿龋坏、小面积缺损等情况,通过填充材料恢复牙齿形态和功能;种牙则适用于牙齿完全缺失的修复,是将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内,再安装牙冠的方式。很多人对两者的区别、适用情况等存在疑惑,本文将逐一解答,助力大家合理选择修复方式。
一、种牙和补牙分别适合哪些情况?
补牙适用于牙齿有龋洞、楔状缺损等,且牙体组织缺损较少,牙髓未受到严重损伤的情况。当牙齿缺损范围小,剩余牙体组织足以支撑填充材料时,补牙是较为便捷的选择。
种牙则主要用于牙齿完全脱落或拔除后,牙槽骨条件良好的情况。若牙齿缺失后长期未修复,导致牙槽骨吸收过多,可能需要先进行植骨等辅助治疗,再考虑种牙。此外,种牙对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有一定要求,如患有严重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在病情控制稳定后,经医生评估方可进行。
二、种牙和补牙的材料有哪些选择?
补牙材料种类较多,常见的有复合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等。复合树脂颜色接近天然牙,美观性好,且粘接性较强,适用于前牙和 visible 部位的后牙修复;玻璃离子水门汀具有一定的防龋作用,对牙髓刺激性小,更适合儿童乳牙或牙颈部缺损的修复。
种牙的材料主要是钛及钛合金,这种材料生物相容性好,能与人体牙槽骨形成良好的骨结合,是目前临床常用的种植体材料。牙冠部分的材料与补牙后牙冠修复材料类似,有全瓷、烤瓷等,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
三、种牙和补牙的流程有何不同?
补牙流程相对简单,一般一次就诊即可完成。医生先清除牙齿腐烂的组织,制备合适的洞形,然后选用合适的填充材料填充、塑形、固化,最后进行打磨抛光,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
种牙流程较为复杂,周期较长。首先进行术前检查和方案设计,包括口腔 CT 检查、牙槽骨条件评估等;然后进行种植体植入手术,将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内,手术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之后进入骨结合期,等待 3-6 个月,让种植体与牙槽骨紧密结合;骨结合完成后,安装基台,再取模制作并安装牙冠,整个过程需要多次复诊。
四、种牙和补牙后如何维护?
补牙后,要注意避免用补过的牙齿咬过硬的食物,防止填充材料脱落或牙体折裂。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刷牙、使用牙线,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防止继发龋的发生。
种牙后,初期要避免吃过硬、过韧的食物,让种植体逐渐适应咬合压力。术后要特别注意口腔清洁,使用专用的牙间刷、冲牙器等工具清洁种植体周围,防止种植体周围炎。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延长种植体的使用寿命。
种牙和补牙各有其适用范围和特点,选择哪种方式需根据牙齿缺损情况、牙槽骨条件、个人健康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建议在出现牙齿问题时,及时到正规口腔医疗机构就诊,由专业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