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20]
种植牙作为一种 “人工牙根” 修复技术,整个过程并非 “一次完成”,而是需要经历多个阶段的精细操作,从术前评估到最终牙冠佩戴,通常历时 3-6 个月。了解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目的和时间线,能帮助患者减少对手术的恐惧,更好地配合治疗。以下从科普角度,分阶段详解常规种植牙的完整流程。
一、术前检查与方案设计:为手术 “画好蓝图”
目的:精准评估口腔条件和全身状态,制定个性化种植方案,确保手术安全和效果。
时间:1-2 周(包含各项检查和方案沟通)
1. 检查阶段
-
口腔基础检查:医生通过视诊、触诊检查缺牙区牙槽骨形态、牙龈状态、邻牙健康情况,评估是否有牙周病、龋齿等问题(若有需先治疗)。
-
CBCT(锥形束 CT):三维扫描缺牙区,精准测量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密度,明确骨量是否充足,避开下牙槽神经、上颌窦等重要结构,为种植体选择和植入位置提供数据支持。
-
口腔全景片:辅助观察全口牙齿和颌骨整体情况,排除颌骨囊肿、肿瘤等异常。
-
全身健康评估:通过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心电图等检查,确认患者无严重系统性疾病(如未控制的糖尿病、心脏病),确保能耐受手术。
2. 方案设计阶段
-
医生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咬合关系、面部外形、美观需求,选择合适的种植体品牌、型号(长度、直径),确定植入角度和深度。
-
若骨量不足(如牙槽骨宽度<6mm),需制定辅助方案:
-
植骨术:从患者自身(如髂骨)或人工骨粉中取骨,填充到缺牙区,增加骨量;
-
上颌窦提升术:针对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者,通过手术抬高上颌窦底,创造足够的种植空间。
-
与患者沟通方案细节,包括手术次数、周期、费用、可能的并发症,确认患者知情并同意。
二、一期手术:植入种植体,打好 “人工牙根” 基础
目的:将钛合金种植体(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内,为后续修复提供稳固支撑。
时间:单颗种植手术约 30-60 分钟,若需植骨则延长至 1-2 小时。
1. 术前准备
-
手术区域局部麻醉(采用利多卡因等局麻药,注射时略有胀痛,麻醉后全程无痛)。
-
消毒铺巾:对口腔和面部皮肤进行严格消毒,铺设无菌巾,确保手术在无菌环境中进行。
2. 手术操作
-
切开牙龈:在缺牙区牙槽骨表面切开牙龈组织,翻开牙龈瓣,暴露骨面(若牙龈较薄,可能采用 “不翻瓣” 技术,减少创伤)。
-
预备种植窝:用专用钻具按预设角度和深度在牙槽骨上制备种植窝,过程中持续用生理盐水降温,避免骨组织因摩擦产热受损。
-
植入种植体:将种植体缓慢旋入种植窝,使其与骨组织紧密贴合,达到初步稳定(此时种植体暴露于口腔内的部分会暂时封闭)。
-
缝合伤口:将牙龈瓣复位,用缝线缝合,覆盖种植体顶部,促进伤口愈合。
3. 术后注意事项
-
术后 24 小时内冷敷面部(每次 15 分钟,间隔 30 分钟),减轻肿胀;
-
避免剧烈运动、吸烟、饮酒,进食温凉软食,不用手术侧咀嚼;
-
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和止痛药,保持口腔清洁(术后 24 小时后可用温盐水漱口);
三、愈合期:等待种植体与骨组织 “长牢”
目的:让种植体与周围牙槽骨形成 “骨结合”(种植体表面与骨组织直接连接,无纤维组织介入),这是种植牙成功的关键。
时间:3-6 个月(上颌骨血供较少,可能需要 6 个月;下颌骨骨质较致密,约 3 个月)
1. 骨结合的过程
-
术后 1-2 周:牙龈伤口逐渐愈合,缝线可在 7-10 天后拆除。
-
术后 1-3 个月:种植体周围的骨细胞开始向种植体表面生长,逐渐形成骨结合。此阶段种植体处于 “隐藏” 状态,患者无特殊不适,可正常进食(避免过度使用手术侧)。
-
骨结合检查:愈合期结束后,医生通过 CBCT 和临床检查(如敲击种植体无松动)确认骨结合是否成功,只有骨结合稳定后才能进行下一步。
四、二期手术:安装基台,连接种植体与牙冠
目的:在种植体上安装基台(连接种植体与牙冠的中间结构),为牙冠修复做准备。
时间:约 20-30 分钟(创伤较小,可局部麻醉)
1. 手术操作
-
局部麻醉后,切开种植体上方的牙龈组织,暴露种植体顶部。
-
取下种植体顶部的封闭螺丝,更换为基台(基台需与种植体紧密连接,确保稳定)。
-
调整基台位置和角度,使其符合咬合和美观需求,然后缝合牙龈(部分情况可无需缝合,伤口自行愈合)。
2. 术后特点
-
二期手术创伤比一期小,术后肿胀轻微,1-2 周即可愈合。
-
基台暴露于口腔内,患者需注意清洁(可用牙间刷清理基台周围),避免食物残渣堆积。
五、取模与牙冠制作:定制 “个性化” 人工牙
目的:获取口腔内基台及周围组织的精确模型,制作与天然牙形态、颜色、功能匹配的牙冠。
时间:取模约 15-30 分钟,牙冠制作需 7-10 天。
1. 取模过程
-
医生在基台上安装临时愈合帽,然后用硅橡胶等印模材料覆盖基台和周围牙齿、牙龈,取出后形成精确的口腔模型。
-
同时记录患者的咬合关系(上下牙接触状态),确保牙冠制作符合咬合要求。
-
选择牙冠颜色:医生会根据患者邻牙的颜色,用比色板确定牙冠的色号,使修复后的牙齿与周围牙协调自然。
2. 牙冠制作
-
模型和设计参数被送往义齿加工中心,技师根据模型制作牙冠(材质可选全瓷、烤瓷等,全瓷牙美观性好,适合前牙;烤瓷牙强度高,适合后牙)。
-
医生会对制作好的牙冠进行试戴,检查咬合、美观和贴合度,必要时进行调整。
六、牙冠佩戴:完成最终修复
目的:将定制好的牙冠固定在基台上,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
时间:约 15-30 分钟
1. 佩戴过程
-
医生清洁基台,将牙冠试戴在基台上,检查是否有缝隙、咬合是否合适、美观是否用心。
-
确认无误后,用专用粘接剂将牙冠与基台粘固,或通过螺丝固定(螺丝固位便于日后维修)。
-
调整咬合:若牙冠存在高点(咬合时先接触),需用砂轮打磨调整,避免咬合创伤导致种植体松动。
2. 佩戴后特点
-
牙冠佩戴后,患者即可正常进食(初期避免咬过硬食物,如坚果、骨头)。
-
种植牙的外观和功能接近天然牙,但需像爱护天然牙一样清洁(使用牙刷、牙线、冲牙器等)。
七、定期复查:维护种植牙长期健康
目的:监测种植牙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如种植体周围炎、螺丝松动),延长使用寿命。
时间:
-
首次复查:牙冠佩戴后 1 周,检查咬合和牙龈状态。
-
常规复查:每 6 个月一次,包括口腔清洁、牙周检查、X 线片检查(评估骨结合状态)。
复查重点
总结:种植牙是 “精细工程”,耐心与配合是关键
种植牙的全过程从术前检查到最终佩戴,虽然历时数月,但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目的:术前方案设计确保 “精准种植”,骨结合阶段保障 “根基牢固”,牙冠制作追求 “功能与美观统一”。整个过程中,患者无需过度焦虑 —— 手术创伤小(类似拔牙),且全程无痛,只要遵循医嘱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和定期复查,种植牙的 10 年成功率可达 90% 以上。
了解种植牙的每一步,不仅能减少恐惧,更能让患者明白:种植牙的成功不仅依赖医生的技术,也需要自己的耐心配合。从 “缺牙” 到 “重获新牙”,这是一场值得等待的 “口腔修复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