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近日,知名网络红人曹三岁与合肥二哥亲自来到合肥长庚医院,为医院的产科团队送上了一面象征感激与认可的锦旗。这不仅是对医院产科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查看详情

快速咨询

24在线免费咨询
0551-63855551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口腔科室>>牙齿矫正

常见牙齿畸形类型与矫正方式选择

[2025/8/23]

牙齿畸形不仅影响口腔功能与健康,还可能对颜面美观造成影响,不同类型的牙齿畸形因成因、症状严重程度不同,适配的矫正方式也存在差异。结合临床常见案例,可将牙齿畸形分为 “牙齿排列异常”“咬合关系异常”“颌骨发育异常” 三大类,每类畸形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传统金属托槽、陶瓷托槽、隐形矫正等方式,以下详细分析各类畸形的症状与矫正方式适配逻辑。
一、牙齿排列异常:核心解决 “牙齿位置紊乱”
牙齿排列异常是最常见的畸形类型,主要表现为牙齿拥挤、稀疏、扭转或错位,多因牙弓空间不足、牙齿萌出顺序异常导致,矫正重点是通过调整牙齿位置,实现排列整齐。
(一)牙齿拥挤:牙齿间隙不足,相互重叠
1. 症状表现
  • 轻度拥挤:牙齿间隙不足≤3mm,个别牙齿轻微倾斜,无明显重叠,如前牙轻度不齐、个别后牙轻度扭转;
  • 中度拥挤:牙齿间隙不足 3-5mm,部分牙齿出现明显重叠(如前牙 2 颗牙齿重叠 1/3 牙冠),可能伴随牙弓狭窄;
  • 重度拥挤:牙齿间隙不足>5mm,多颗牙齿严重重叠(如前牙 3 颗以上重叠),甚至出现牙齿萌出位置异常(如牙齿倾斜生长至邻牙下方)。
2. 矫正方式选择
  • 轻度拥挤:优先选择隐形矫正陶瓷托槽矫正。隐形矫正可通过计算机精准规划牙齿移动路径,逐步排齐牙齿,美观性高,适合对外观有要求的上班族、学生;陶瓷托槽矫正性价比高于隐形矫正,兼顾美观与矫正效率,适合预算中等、希望快速排齐的人群,矫正时长约 10-18 个月。
  • 中度拥挤:根据是否需要拔牙选择方式:
  • 若无需拔牙(通过扩弓、片切腾出空间):可选陶瓷托槽矫正(18-24 个月)或隐形矫正(20-26 个月),隐形矫正需注意每日佩戴时长(20-22 小时),避免因移动速度慢延长周期;
  • 若需拔牙(如拔除 1-2 颗双尖牙):优先选择传统金属托槽矫正,其矫正力强,能快速内收牙齿、排齐拥挤部位,避免拔牙后牙齿移动偏移,矫正时长约 18-24 个月。
  • 重度拥挤:必须选择传统金属托槽矫正舌侧矫正。传统金属托槽矫正可通过强矫正力推动多颗重叠牙齿移动,配合拔牙、扩弓等辅助手段,逐步改善拥挤,矫正时长 24-36 个月;舌侧矫正适合对美观有极致需求的人群(如演员、主持人),但矫正力施加难度大,时长比金属托槽多 6-10 个月,且对医生技术要求高。
(二)牙齿稀疏:牙齿间隙过大,分布不均
1. 症状表现
  • 轻度稀疏:单颗牙齿间间隙≤2mm,如前牙之间存在细小缝隙,无明显牙齿缺失;
  • 中度稀疏:牙齿间隙 2-4mm,多颗牙齿间存在间隙,可能伴随牙齿形态过小(如侧切牙过小);
  • 重度稀疏:牙齿间隙>4mm,或因牙齿缺失(如先天缺牙、外伤缺牙)导致大面积间隙,可能伴随牙弓宽度异常。
2. 矫正方式选择
  • 轻度 - 中度稀疏:首选隐形矫正,其可通过精准控制牙齿移动,逐步关闭间隙,避免间隙关闭过程中牙齿倾斜,且透明矫正器不影响外观,矫正时长约 10-16 个月;若预算有限,可选陶瓷托槽矫正(12-18 个月),需注意托槽位置粘贴精准,防止间隙关闭后牙齿排列不对称。
  • 重度稀疏:需结合是否补牙 / 种牙选择:
  • 若无需补牙(通过牙齿内收、扩弓调整间隙):可选传统金属托槽矫正(18-24 个月),其能稳定控制牙齿移动方向,避免因间隙过大导致牙齿移动过度;
  • 若需先补牙 / 种牙(如缺失牙需先种植):建议先进行隐形矫正(16-22 个月),通过矫正调整间隙大小,为种植体预留合适空间,种植完成后再进行短期矫正微调,总周期需结合种植恢复时间(通常额外增加 3-6 个月)。
(三)牙齿扭转 / 错位:单颗或多颗牙齿位置异常
1. 症状表现
  • 牙齿扭转:牙齿围绕牙体长轴旋转,如前牙扭转 90°、后牙扭转 45°,常见于侧切牙、尖牙;
  • 牙齿错位:牙齿萌出位置偏离正常轨迹,如前牙唇向错位(牙齿向外突出)、后牙舌向错位(牙齿向内倾斜),可能伴随咬合干扰(咀嚼时牙齿提前接触)。
2. 矫正方式选择
  • 单颗轻度扭转 / 错位:可选隐形矫正陶瓷托槽矫正。隐形矫正可通过定制化矫正器,对扭转牙齿施加定向力量,逐步转正牙齿,适合前牙扭转(美观需求高),时长约 12-18 个月;陶瓷托槽矫正对后牙扭转更适配,托槽稳定性强,能避免矫正过程中牙齿位置偏移,时长约 10-16 个月。
  • 多颗重度扭转 / 错位:必须选择传统金属托槽矫正,其可通过弓丝与托槽的精准配合,对多颗扭转牙齿施加不同方向的矫正力,逐步调整位置,避免单颗牙齿矫正后影响邻牙,矫正时长约 18-26 个月;若为前牙多颗扭转且美观需求极高,可选择舌侧矫正,但需接受更长矫正周期(24-30 个月)与更高费用。
二、咬合关系异常:核心解决 “上下牙对位紊乱”
咬合关系异常指上下颌牙齿咬合时无法正常接触,多因牙齿排列异常、颌骨发育不协调导致,不仅影响咀嚼效率,还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不适,矫正重点是调整咬合关系,实现上下牙精准对位。
(一)反颌(地包天):下牙覆盖上牙,咬合倒置
1. 症状表现
  • 牙齿反颌:仅牙齿咬合异常,下前牙覆盖上前牙,颌骨发育正常,常见于儿童、青少年;
  • 骨性反颌:因颌骨发育异常导致,如下颌骨过度发育(下颌前突)或上颌骨发育不足(上颌后缩),伴随面部轮廓异常(如下巴前翘、面中部凹陷),常见于成年人、有遗传倾向人群。
2. 矫正方式选择
  • 儿童 / 青少年牙齿反颌(轻度):优先选择功能矫正器(如 FR-III 矫正器),通过引导颌骨正常发育,调整咬合关系,无需佩戴托槽,适合 8-12 岁人群,矫正时长约 6-12 个月,可避免发展为骨性反颌。
  • 青少年骨性反颌(中度):选择传统金属托槽矫正 + 功能矫正器联合治疗,先通过功能矫正器引导颌骨生长(6-10 个月),再用金属托槽矫正调整牙齿排列,总时长约 18-24 个月,金属托槽的强矫正力可确保咬合关系稳定。
  • 成年人骨性反颌(重度):需结合正颌手术 + 传统金属托槽矫正,先通过手术调整颌骨位置(如下颌骨后退、上颌骨前移),术后再用金属托槽矫正精细调整牙齿咬合,总周期约 3-4 年(含手术恢复时间);若成年人牙齿反颌轻度且拒绝手术,可选择隐形矫正(24-30 个月),通过内收下前牙、唇向推上前牙改善咬合,但无法解决颌骨发育问题,仅适合牙齿反颌为主的情况。
(二)深覆合:上牙过度覆盖下牙,咬合过深
1. 症状表现
  • 轻度深覆合:上牙覆盖下牙垂直距离 1/3-1/2 牙冠,无明显咬合不适;
  • 中度深覆合:上牙覆盖下牙垂直距离 1/2-2/3 牙冠,可能伴随下前牙咬至上腭黏膜;
  • 重度深覆合:上牙覆盖下牙垂直距离>2/3 牙冠,甚至下前牙完全咬至上腭黏膜,伴随咀嚼无力、颞下颌关节弹响。
2. 矫正方式选择
  • 轻度 - 中度深覆合:可选隐形矫正陶瓷托槽矫正。隐形矫正可通过设计 “咬合打开” 步骤,逐步降低上牙高度、抬高下牙,调整覆合关系,美观性高,适合对外观敏感的人群,时长约 14-20 个月;陶瓷托槽矫正通过弓丝调整牙齿高低位置,效率略高于隐形矫正,时长约 12-18 个月,需注意避免托槽因咬合受力脱落。
  • 重度深覆合:选择传统金属托槽矫正,配合 “平导”“摇椅弓” 等辅助装置,快速打开咬合(降低上牙、抬高下牙),避免下前牙持续咬至上腭黏膜,矫正力稳定,能有效控制牙齿垂直向移动,时长约 18-26 个月;若伴随颌骨发育异常(如上颌前突),需结合拔牙内收前牙,进一步改善覆合与面型。
(三)开合:上下牙咬合时无法接触,存在间隙
1. 症状表现
  • 轻度开合:上下牙咬合时间隙 2-3mm,仅前牙开合,后牙咬合正常;
  • 中度开合:上下牙咬合时间隙 3-5mm,前牙与部分后牙开合,咀嚼时需依赖单侧牙齿;
  • 重度开合:上下牙咬合时间隙>5mm,全口牙齿开合,无法正常咀嚼,可能伴随舌习惯异常(如舌头顶前牙)。
2. 矫正方式选择
  • 轻度开合(青少年):优先选择传统金属托槽矫正,配合 “舌刺” 等装置纠正舌习惯,通过弓丝力量推动牙齿垂直向移动,关闭开合间隙,青少年牙齿移动快,时长约 12-18 个月;若青少年对美观有需求,可选择陶瓷托槽矫正(14-20 个月),需注意避免咬硬物导致托槽脱落。
  • 中度 - 重度开合(成年人):必须选择传统金属托槽矫正,可能需结合拔牙或种植支抗(增加矫正力支撑),通过多方向调整牙齿位置(如压低前牙、抬高后牙),逐步关闭开合间隙,成年人牙周组织改建慢,时长约 24-30 个月;若开合由颌骨发育异常导致(如下颌后缩),需评估是否需要正颌手术,术后再进行矫正微调。
三、颌骨发育异常:核心解决 “颌骨与牙齿不协调”
颌骨发育异常多因遗传、儿童期不良习惯(如口呼吸、咬手指)导致,表现为颌骨过度发育或发育不足,需结合矫正与颌骨调整,实现颌骨与牙齿的协调。
(一)上颌前突(龅牙):上颌骨过度发育,前牙前突
1. 症状表现
  • 牙齿性上颌前突:仅前牙前突,颌骨发育正常,常见于牙齿拥挤、拔牙不及时导致;
  • 骨性上颌前突:上颌骨过度发育,前牙与颌骨均前突,侧面观面型凸度大,可能伴随嘴唇无法自然闭合。
2. 矫正方式选择
  • 牙齿性上颌前突(轻度):可选隐形矫正陶瓷托槽矫正,通过内收前牙改善突度,隐形矫正可精准控制前牙内收量,避免过度内收导致嘴唇塌陷,时长约 14-20 个月;陶瓷托槽矫正性价比高,适合预算中等人群,时长约 12-18 个月。
  • 骨性上颌前突(中度 - 重度)
  • 青少年:选择传统金属托槽矫正 + 头帽牵引,通过头帽施加力量限制上颌骨发育,同时内收前牙,引导颌骨正常生长,时长约 18-24 个月;
  • 成年人:若拒绝手术,可选传统金属托槽矫正 + 种植支抗,通过种植支抗增加矫正力,最大程度内收前牙,改善突度,时长约 24-30 个月;若突度严重(上颌骨过度发育),需结合正颌手术,术后用金属托槽矫正调整咬合,总周期约 3-4 年。
(二)下颌后缩:下颌骨发育不足,下巴后缩
1. 症状表现
  • 轻度下颌后缩:下巴轻微后缩,侧面观面部比例不协调,咬合时后牙咬合正常,前牙轻度深覆合;
  • 重度下颌后缩:下巴明显后缩,面下 1/3 缩短,可能伴随睡眠呼吸暂停(如打鼾),咬合时前牙重度深覆合、后牙咬合无力。
2. 矫正方式选择
  • 青少年轻度下颌后缩:选择功能矫正器(如肌激动器)+ 传统金属托槽矫正,功能矫正器引导下颌骨向前生长(6-10 个月),再用金属托槽矫正调整牙齿排列,利用青少年颌骨可塑性,改善后缩与咬合,总时长约 18-24 个月。
  • 成年人重度下颌后缩:若伴随睡眠呼吸暂停,需先评估是否需要下颌骨前移手术,术后用传统金属托槽矫正调整牙齿咬合,改善面型与呼吸功能,总周期约 3-4 年;若成年人拒绝手术,可选择隐形矫正(26-32 个月),通过唇向推下前牙、内收上前牙,轻微改善咬合与面型,但无法解决颌骨发育不足问题,仅适合轻度后缩且无呼吸问题的人群。
四、矫正方式选择的核心原则:三维度评估
  1. 畸形严重程度优先:轻度畸形(如轻度拥挤、稀疏)可优先选择美观性高的隐形矫正、陶瓷托槽矫正;中度 - 重度畸形(如重度拥挤、骨性反颌)必须选择矫正力强的传统金属托槽矫正,必要时结合手术,避免因方式不当导致矫正失败。
  1. 年龄与生理特性适配:青少年颌骨可塑性高,可结合功能矫正器引导颌骨发育,优先选择传统金属托槽矫正(效率高);成年人对美观需求高,轻度畸形可选隐形矫正,重度畸形需选择金属托槽矫正,同时兼顾牙周基础问题(如先治疗牙周炎)。
  1. 个人需求与预算平衡:对美观、便捷性要求高(如职场人士、演员),且预算充足(2 万 - 5 万元),轻度 - 中度畸形可选隐形矫正;预算中等(1.5 万 - 3 万元),追求性价比,可选陶瓷托槽矫正;预算有限(1 万 - 2 万元),且畸形复杂,必须选择传统金属托槽矫正,确保矫正效果优先。
五、总结:科学诊断是选择的前提
不同牙齿畸形类型的矫正方式选择,需建立在 “ 检查 + 专业诊断” 基础上,建议矫正前通过口腔 CT、牙模扫描、面部拍照等检查,明确畸形类型(排列异常、咬合异常或颌骨异常)与严重程度,再结合年龄、预算、美观需求,在正畸医生指导下确定方案。例如,轻度前牙稀疏的上班族适合隐形矫正,重度骨性反颌的青少年需选择传统金属托槽矫正 + 功能矫正器,只有精准匹配畸形类型与矫正方式,才能在合理周期内实现 “牙齿整齐、咬合正常、面型改善” 的多重目标。


特色专题 / SPECIAL
医院环境 / ENVIRONMENTA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