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8]
终止妊娠手术需根据妊娠时间(通常以停经周数划分)选择合适方式,主要包括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钳刮术) 和药物流产,不同方式的流程与术前准备存在差异。以下结合医疗规范,详细说明核心要点,同时强调术前评估与术后护理的重要性。
一、术前核心准备事项(通用 + 分类)
(一)通用准备:奠定安全基础
-
先通过 B 超确认妊娠情况:明确宫内妊娠(排除宫外孕,宫外孕禁止常规终止妊娠手术)、孕囊位置与大小,确定妊娠周数(如停经 6-10 周适合负压吸引术,10-14 周需钳刮术,≤49 天可选择药物流产)。
-
基础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排查贫血、感染)、凝血功能(避免术中出血影响)、传染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HIV)、心电图(评估心肺功能)、阴道分泌物检查(排除阴道炎,避免术中感染扩散)。
-
详细告知医生既往病史(如心脏病、高血压、哮喘、流产史)、药物过敏史,若有剖宫产史需说明,避免术中子宫穿孔影响。
-
医生需明确告知手术方式、影响(如出血、感染、宫腔粘连、继发不孕)、术后注意事项,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
术前 1 周避免性生活,防止阴道感染;术前 1 天洗澡(选择淋浴),保持外阴清洁,更换宽松衣物。
-
术前 6-8 小时禁食禁水(尤其人工流产,避免麻醉时呕吐、误吸);若为药物流产,无需严格禁食,但需避开空腹或饱腹服药,减少胃肠道反应。
(二)分类准备:适配不同手术方式
若选择无痛人流(静脉麻醉),需提前告知医生是否有麻醉过敏史,术前取下首饰、假牙,排空膀胱;术前若有感冒、发热(体温≥37.5℃),需暂缓手术,避免感染加重。
需确认无药物禁忌症(如青光眼、哮喘、肝肾功能异常),术前准备好卫生巾(术后会有阴道出血),选择安静、方便休息的环境,便于观察服药后反应。
二、不同终止妊娠方式的流程
(一)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 / 钳刮术,约 30-60 分钟)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医生用碘伏消毒外阴、阴道,铺无菌洞巾;若为无痛人流,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如丙泊酚),1-2 分钟后患者进入睡眠状态;普通人流无需麻醉或仅局部涂麻醉凝胶。
-
负压吸引术(6-10 周):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宫颈钳固定宫颈,用扩宫器逐步扩张宫颈口,再将负压吸引管伸入宫腔,通过负压吸出孕囊及蜕膜组织,术后用刮匙轻刮宫腔,确认无残留。
-
钳刮术(10-14 周):因胎儿较大,需先通过药物(如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再用卵圆钳钳夹胎儿及胎盘组织,最后用负压吸引管清理宫腔,操作时间略长(约 40-60 分钟)。
手术结束后,患者移至观察室休息 1-2 小时,监测阴道出血量、腹痛情况及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若出血量少、无头晕、腹痛缓解,可遵医嘱离开医院。
(二)药物流产(约 3 天,分阶段服药)
空腹或饭后 2 小时口服米非司酮(通常 50mg 或 150mg),服药后观察 1-2 小时,无明显不适即可回家,期间可能出现轻微恶心、阴道少量出血,属正常反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
需返回医院服药,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服药后留院观察 4-6 小时:
-
服药后 1-2 小时通常出现腹痛、阴道出血,随后排出孕囊(白色、绒毛状,类似鱼籽),医生会确认孕囊排出情况;
-
若 6 小时未排出孕囊,或出血量多(超过月经量 2 倍)、腹痛剧烈,需及时告知医生,必要时清宫处理(避免大出血)。
药物流产后 1 周需复查 B 超,确认宫腔内无残留;若有残留(如蜕膜组织),需口服药物促排或清宫。
三、术前关键提醒
-
把握最佳时间:人工流产最佳时间为 6-10 周,药物流产≤49 天,此时手术影响低、出血少、 ;超过 14 周需引产,流程更复杂、对身体损伤更大。
-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务必到正规医院妇科就诊,避免无资质机构的不规范操作,减少宫腔粘连、感染等并发症影响。
-
重视术后护理:无论哪种方式,术后需休息 2 周,避免劳累;保持外阴清洁,术后 1 个月内禁止性生活、盆浴;若出现出血量多(持续超过 1 周)、发热、腹痛加剧,需立即就医。
终止妊娠手术对身体有一定损伤,术前需充分评估自身健康状况,与医生充分沟通后选择合适方式,术后严格遵循医嘱护理,以降低对后续生育及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