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近日,知名网络红人曹三岁与合肥二哥亲自来到合肥长庚医院,为医院的产科团队送上了一面象征感激与认可的锦旗。这不仅是对医院产科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查看详情

快速咨询

24在线免费咨询
0551-63855551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妇科中心>>妇科炎症

性激素六项检查的临床意义说明

[2025/9/10]

一、性激素六项检查的基础认知
性激素六项是评估女性内分泌功能的核心检查,包含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₂)、孕酮(P)、睾酮(T)、泌乳素(PRL) 六项指标,需通过静脉采血检测,检查时间需结合需求选择:
  • 基础内分泌评估(排查月经紊乱、不孕):建议月经周期第 2-4 天(卵泡期)采血,此时激素水平稳定,能反映卵巢基础功能;
  • 排卵与黄体功能评估:可在月经周期第 14-16 天(排卵期)或第 21-22 天(黄体期)采血,判断是否排卵及黄体功能是否正常;
  • 闭经 / 长期无月经者:无需等待月经,可随时采血检测,结合超声结果综合判断。
二、性激素六项的核心临床意义
(一)评估卵巢基础功能:判断生育能力与衰老状态
  1. 促卵泡生成素(FSH):主要作用是促进卵泡发育,是卵巢功能的 “晴雨表”。
  • 正常参考(卵泡期):3.85-8.78mIU/mL;
  • 临床意义:FSH>10mIU/mL 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卵泡数量减少,受孕概率降低);FSH>25mIU/mL 可能为卵巢早衰前期;FSH>40mIU/mL(伴随闭经)则确诊卵巢早衰(40 岁前卵巢功能衰竭),需及时干预以避免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影响。
  1. 雌二醇(E₂):主要由卵泡分泌,维持子宫内膜增厚与女性第二性征。
  • 正常参考(卵泡期):24-114pg/mL;
  • 临床意义:E₂过低(<20pg/mL),结合 FSH 升高,提示卵巢功能衰退;E₂过高(>200pg/mL)可能是卵泡发育异常(如卵泡未破裂黄素化)或卵巢囊肿(如颗粒细胞瘤),需结合超声排查。
(二)诊断排卵障碍与月经问题:明确内分泌紊乱类型
  1. 促黄体生成素(LH):与 FSH 协同作用,促进卵泡 与排卵,排卵前会出现 “LH 峰值”。
  • 正常参考(卵泡期):2.12-10.89mIU/mL,排卵期可达峰值(约为基础值 3-5 倍);
  • 临床意义:LH/FSH 比值>2-3,伴随睾酮升高,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典型表现(卵巢不排卵,导致月经稀发、多毛、痤疮);无 LH 峰值则提示无排卵,可能导致闭经或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经量紊乱)。
  1. 孕酮(P):主要由排卵后的黄体分泌,维持子宫内膜稳定,为受孕做准备。
  • 正常参考(卵泡期):<1ng/mL,黄体期:5.16-18.56ng/mL;
  • 临床意义:黄体期 P<3ng/mL 提示黄体功能不足(易导致经前出血、习惯性流产);月经周期任意时间 P>5ng/mL,可能提示已排卵;孕期 P<10ng/mL 需警惕先兆流产或宫外孕,需结合超声确认。
(三)排查高雄激素与泌乳异常:解决特殊妇科症状
  1. 睾酮(T):女性体内少量存在,主要维持性欲与骨骼健康,过高会引发男性化症状。
  • 正常参考:0.08-0.48ng/mL;
  • 临床意义:睾酮升高(>0.5ng/mL)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伴随多毛、痤疮、脱发),也可能是肾上腺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增生)或卵巢肿瘤(如睾丸母细胞瘤),需进一步检查肾上腺功能或卵巢超声。
  1. 泌乳素(PRL):由垂体分泌,促进乳汁生成,过高会抑制排卵。
  • 正常参考(非孕期):3.34-26.72ng/mL;
  • 临床意义:PRL>25ng/mL 为高泌乳素血症,会导致闭经、泌乳(非孕期乳头溢液)、不孕,常见原因是垂体微腺瘤(需通过头颅 MRI 排查)、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会刺激 PRL 升高)或药物影响(如抗抑郁药),需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查(如 TSH)综合判断。
(四)辅助评估生育与妊娠:指导备孕与孕期监测
  • 备孕阶段:通过 FSH、LH、E₂判断卵巢储备,若 FSH<10mIU/mL、LH/FSH 正常、E₂达标,提示生育能力较好;若指标异常(如 FSH 升高、LH 比值异常),需提前干预(如促排卵治疗)。
  • 孕期阶段:孕酮可监测黄体功能,避免因黄体不足导致流产;孕早期 PRL 轻度升高属正常(为泌乳做准备),若过高需排查垂体问题,避免影响胎儿发育。
三、检查结果解读的注意事项
  1. 结合临床症状与超声:单一指标异常需结合症状,如睾酮升高伴随多毛,需警惕 PCOS;FSH 升高伴随闭经,需结合超声看卵巢是否有卵泡发育,避免误判卵巢早衰。
  1. 排除干扰因素:检查前需避免熬夜、剧烈运动、情绪紧张(会影响 PRL、LH),非孕期需避开乳房刺激(如按摩,会导致 PRL 暂时性升高),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
  1. 遵医嘱复查与治疗:若指标异常,需在医生指导下复查(如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对比),或进一步检查(如甲状腺功能、卵巢超声、垂体 MRI),明确病因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用短效避孕药调节,高泌乳素血症用溴隐亭降低 PRL),避免自行用药。

特色专题 / SPECIAL
医院环境 / ENVIRONMENTA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