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近日,知名网络红人曹三岁与合肥二哥亲自来到合肥长庚医院,为医院的产科团队送上了一面象征感激与认可的锦旗。这不仅是对医院产科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查看详情

快速咨询

24在线免费咨询
0551-63855551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妇科中心>>妇科炎症

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与治疗路径

[2025/9/10]

一、子宫内膜增生的定义与高危人群
子宫内膜增生是子宫内膜腺体异常增殖的良性病变,多因长期无排卵(如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长期服用单一雌激素等导致雌激素过度刺激内膜,缺乏孕激素拮抗所致,是子宫内膜癌的 “癌前病变”(尤其是重度不典型增生,进展为癌的影响较高)。
高危人群:围绝经期 / 绝经后女性、肥胖(BMI>28kg/m²)者、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尿病患者、长期无排卵或不孕者、有子宫内膜癌家族史者。
二、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流程
诊断核心是 “明确内膜病理类型”,需结合症状、影像学检查与病理检查,具体步骤如下:
(一)初步筛查:识别异常信号
  1. 症状评估: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如绝经后阴道出血、育龄期经量过多 / 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阴道排液(血性或浆液性)、下腹隐痛时,需警惕内膜增生;绝经后女性即使无出血,若超声提示内膜增厚,也需进一步检查。
  1. 超声检查:首选经阴道超声,重点关注子宫内膜厚度与回声
  • 育龄期:非经期内膜厚度>12mm(卵泡期>8mm、黄体期>12mm)需警惕;
  • 绝经后:内膜厚度>5mm(尤其伴出血)为异常,需进一步取样检查;
  • 回声特征:若提示 “内膜回声不均”“局部增厚”,可能伴随息肉或不典型增生,需结合病理确认。
二)确诊关键:病理检查(金标准)
需通过 “内膜取样” 获取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常用方法包括:
  1. 宫腔镜检查 + 诊刮术:宫腔镜可直观观察宫腔形态,明确内膜增厚部位、是否有息肉或粘连,同时精准刮取病变组织(避免 “盲刮” 漏诊),适合超声提示内膜不均或疑似病变者;
  1. 子宫内膜活检术:通过负压吸引管或刮匙获取内膜组织,操作简便、创伤小,适合初步筛查(如绝经后内膜增厚者),但取样范围有限,若结果阴性但症状持续,需进一步行宫腔镜检查;
  1. 病理分级:根据是否存在 “细胞不典型性”,分为两类(2014 年 WHO 标准):
  • 无不典型增生(EH):腺体增生但细胞形态正常,进展为癌的影响低(1%-3%);
  • 不典型增生(AH):腺体与细胞均异常(核大、染色深、排列紊乱),属癌前病变,进展为癌的影响高(10 年内约 30%),需积极治疗。
三、子宫内膜增生的个体化治疗路径
治疗需结合 “病理类型、患者年龄、生育需求、全身健康状况” 制定方案,核心原则是 “拮抗雌激素、逆转内膜增生,预防癌变”。
(一)无不典型增生(EH):以药物治疗为主
  1. 育龄期患者(有生育需求)
  • 目标:调节月经周期,恢复排卵,逆转内膜,为受孕做准备;
  • 方案:
  • 孕激素治疗:口服地屈孕酮(10-20mg / 天,每月服用 10-14 天)或黄体酮胶囊(200-300mg / 天,每月服用 10-14 天),连续治疗 3-6 个月;
  • 促排卵治疗:若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无排卵问题,可联用克罗米芬或来曲唑促排卵,帮助恢复规律月经,减少雌激素对内膜的持续刺激;
  • 监测:每 3 个月复查超声,评估内膜厚度;若治疗 6 个月内膜无改善,需再次行病理检查,排除进展为不典型增生的可能。
  1. 围绝经期 / 无生育需求患者
  • 目标:控制出血,预防内膜进展,平稳过渡至绝经;
  • 方案:
  • 长期孕激素治疗:口服地屈孕酮(10mg / 天,连续服用)或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如曼月乐环),可局部释放孕激素,直接作用于内膜,逆转增生效果好,且副作用少(如减少经量、避免全身用药副作用);
  • 手术治疗(必要时):若药物治疗无效、出血反复或患者拒绝长期用药,可考虑 “宫腔镜下内膜消融术”(破坏增生内膜)或 “全子宫切除术”(无生育需求且年龄较大者)。
(二)不典型增生(AH):癌前病变,需积极干预
  1. 有生育需求患者(年轻、卵巢功能正常)
  • 目标:逆转内膜增生,保留生育功能,完成生育后再评估是否手术;
  • 方案:
  • 高强度孕激素治疗:口服甲地孕酮(40-160mg / 天)或醋酸甲羟孕酮(200-400mg / 天),连续服用 6-12 个月;或放置 LNG-IUS,每 3 个月复查病理;
  • 密切监测:每 3 个月行宫腔镜检查 + 内膜活检,若治疗 6 个月病理无改善或进展,需放弃生育需求,改行手术治疗;若病理逆转(恢复正常内膜),需尽快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受孕,受孕后需定期监测,产后仍需长期随访(每 6 个月复查内膜)。
  1. 无生育需求患者(尤其是绝经后或年龄>40 岁)
  • 目标: 切除病灶,预防癌变;
  • 首选方案:全子宫切除术 + 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卵巢是否切除需结合年龄与卵巢功能,如绝经后可同时切除卵巢,年轻者可保留卵巢),避免单纯内膜切除(易复发);
  • 术后随访:每年复查妇科超声与肿瘤标志物(如 CA125),监测是否有阴道残端病变或复发。
(三)合并基础疾病的治疗配合
  1. 肥胖患者:需减重(通过饮食控制 + 运动,将 BMI 降至 25kg/m² 以下),减少脂肪组织分泌的雌激素(脂肪可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辅助改善内膜增生;
  1.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联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促排卵恢复月经,减少无排卵对内膜的刺激;
  1. 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空腹血糖<7mmol/L),高血糖会增加内膜增生进展影响,需定期监测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7%)。
四、治疗后的随访与注意事项
  1. 随访频率:无不典型增生者治疗后每 3-6 个月复查超声 + 内膜活检(共 1-2 年),无异常后可每年随访 1 次;不典型增生者治疗后每 3 个月复查病理,逆转后仍需每 6 个月随访,持续 5 年(因复发影响较高)。
  1. 避免诱发因素:不服用含单一雌激素的保健品或药物(如某些丰胸产品),避免长期熬夜、过度肥胖,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
  1. 及时就医信号:治疗后再次出现异常出血、阴道排液或下腹疼痛,需立即就诊,排除复发或进展为癌的可能。

特色专题 / SPECIAL
医院环境 / ENVIRONMENTA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