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11]
滴虫性外阴炎是一种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外阴炎症,常与滴虫性阴道炎同时存在。这种炎症具有传染性,若不及时治疗,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持续不适,还可能通过密切接触传染给他人。了解滴虫性外阴炎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及时发现、规范治疗并有效预防。
一、滴虫性外阴炎的定义与致病菌
滴虫性外阴炎是指阴道毛滴虫侵犯外阴皮肤和黏膜所引起的炎症反应。阴道毛滴虫是一种厌氧的原虫,呈梨形,后端尖,约为多核白细胞的 2-3 倍大小,顶端有 4 根鞭毛,体部有波动膜,活动灵活。
这种病原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能在 3-5℃的环境中生存 2 日,在 46℃时生存 20-60 分钟,在半干燥环境中约生存 10 小时,在普通肥皂水中也能生存 45-120 分钟,这使得它容易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二、滴虫性外阴炎的典型症状
(一)外阴瘙痒与灼热感
患者会感到外阴瘙痒,程度轻重不一,同时伴有灼热感,在活动、性生活或排尿时,这些不适症状会加重。瘙痒可能会让患者忍不住搔抓,导致外阴皮肤出现抓痕、红肿。
(二)分泌物异常
阴道分泌物增多是滴虫性外阴炎的常见症状,分泌物多呈黄绿色、泡沫状,质地稀薄,伴有腥臭味。这是由于阴道毛滴虫在阴道内生长繁殖,消耗阴道内的糖原,改变阴道内的酸碱度,促使厌氧菌繁殖所致。
(三)其他不适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外阴疼痛、性生活痛等症状。如果炎症波及尿道口,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血尿。
三、滴虫性外阴炎的传播途径
(一)性接触传播
性接触是滴虫性外阴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阴道毛滴虫可寄生在男性的尿道、前列腺等部位,男性感染后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在与女性发生性生活时,可将病原体传染给女性,导致女性患病。
(二)间接传播
接触被阴道毛滴虫污染的物品也可能被感染。如使用公共浴池、浴盆、浴巾、坐便器,穿他人的内裤等,都可能接触到病原体而引发感染。这种传播方式在卫生条件较差的集体生活环境中更容易发生。
四、滴虫性外阴炎的诊断与治疗
(一)诊断方法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如外阴瘙痒、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等,结合妇科检查进行初步判断。妇科检查时可见外阴红肿、充血,阴道黏膜有散在的出血点。
为了明确诊断,医生会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实验室检查,常用的方法是湿片法。在显微镜下找到活动的阴道毛滴虫,即可确诊。对于症状典型但湿片法检查阴性的患者,还可采用培养法进行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二)治疗方法
治疗滴虫性外阴炎以抗滴虫药物为主,同时要注意性伴侣同治,以防止交叉感染和复发。
常用的抗滴虫药物为甲硝唑和替硝唑。对于单纯性滴虫性外阴炎,可选择局部用药,如甲硝唑栓剂,将药物放入阴道内,能直接作用于病灶,杀灭滴虫。也可选择口服药物,如甲硝唑片,口服药物吸收后可分布到全身,对隐藏在尿道、前列腺等部位的滴虫也有杀灭作用。
对于复杂性或反复发作的滴虫性外阴炎,需要延长治疗疗程,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加药物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性伴侣必须同时接受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直至双方完全治愈。
五、滴虫性外阴炎的预防措施
(一)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内裤应选择棉质、透气的材质,并单独清洗,清洗后在阳光下晾晒消毒。避免使用公共浴池、浴盆,尽量选择淋浴;使用公共坐便器时,可垫上卫生纸,避免直接接触。
(二)安全性生活
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保持单一性伴侣,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降低滴虫性外阴炎的传播影响。若发现性伴侣有感染症状,应及时督促其就医治疗,避免在患病期间发生性生活。
(三)加强公共卫生意识
在集体生活中,要注意个人物品的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浴巾、内裤、毛巾等贴身物品。公共卫生场所应加强清洁和消毒,尤其是浴池、坐便器等设施,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滴虫性外阴炎虽然具有传染性,但只要及时诊断、规范治疗,并做好预防措施,就能有效控制病情,防止传播。女性朋友们要关注自身健康,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同时带动性伴侣共同检查和治疗,才能 摆脱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