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近日,知名网络红人曹三岁与合肥二哥亲自来到合肥长庚医院,为医院的产科团队送上了一面象征感激与认可的锦旗。这不仅是对医院产科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查看详情

快速咨询

24在线免费咨询
0551-63855551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妇科中心>>妇科炎症

宫颈癌筛查须知:TCT 与 HPV 检查的意义

[2025/8/20]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它也是目前唯一可通过筛查实现早期预防和治愈的癌症。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和 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两大核心手段,二者分工不同却相辅相成。了解这两项检查的原理、区别及联合筛查的意义,能帮助女性科学规划筛查周期,将宫颈癌影响降到最低。
一、TCT:观察细胞是否 “叛变” 的 “形态学检查”
TCT 检查通过采集宫颈表面的脱落细胞,观察细胞形态是否发生异常变化,是判断宫颈是否存在癌前病变或癌变的直接手段。
1. 检查原理与过程
  • 样本采集:医生使用特制的宫颈刷插入宫颈管内,旋转数圈采集宫颈口及宫颈管的脱落细胞(此过程可能有轻微不适或少量出血,属正常现象)。
  • 检测方式:采集的细胞被放入保存液中,通过离心、过滤等技术去除杂质,制成薄层细胞涂片,由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 核心目的:发现异常细胞 —— 包括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直至癌细胞,这些变化提示宫颈可能存在病变。
2. 结果解读:从 “正常” 到 “癌变” 的梯度提示
  • 正常或炎症:未见异常细胞,仅提示有炎症反应(如宫颈炎),无需特殊处理,定期复查即可。
  • 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细胞形态轻微异常,但无法确定是否为病变,需结合 HPV 检查结果判断(HPV 阳性需进一步阴道镜检查,阴性可 6-12 个月复查)。
  •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细胞出现轻度异常,多与 HPV 感染相关,部分可自行逆转,需阴道镜检查明确是否有更高级别病变。
  •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细胞异常明显,属于癌前病变,若不干预可能进展为宫颈癌,需立即行阴道镜活检并治疗(如宫颈锥切术)。
  • 宫颈癌:发现癌细胞,需进一步明确分期并制定治疗方案(手术、放疗等)。
3. TCT 的优势与局限性
  • 优势:能直接反映宫颈细胞的病变状态,是判断是否需要干预的 “最终信号”,对已经发生的病变敏感性较高。
  • 局限性:对早期轻微病变(如 HPV 刚感染但细胞尚未发生明显变化时)敏感性较低,可能出现 “假阴性”(漏诊);结果解读依赖病理医生经验,存在一定主观性。
二、HPV:寻找宫颈癌 “元凶” 的 “病因学检查”
HPV 检查通过检测宫颈是否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尤其是高危型),从病因层面评估宫颈癌影响,是预防宫颈癌的 “上游筛查”。
1. 病毒特性与致癌机制
  • HPV 与宫颈癌的关系:99.7% 的宫颈癌与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相关,其中 HPV16、18 型致病性最强,可导致 70% 以上的宫颈癌;其他高危型(如 31、33、45 型等)也与癌变密切相关。
  • 感染特点:HPV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大多数女性一生中会感染 HPV,但 80%-90% 的感染可在 1-2 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仅持续感染(超过 2 年)才可能引发宫颈病变。
2. 检查原理与结果解读
  • 检测对象:通过核酸扩增技术(如 PCR)检测宫颈样本中是否存在 HPV 病毒,尤其是高危型别(通常检测 14 种高危型)。
  • 结果类型
  • 阴性:未检测到高危型 HPV,宫颈癌影响极低。
  • 阳性:提示感染高危型 HPV,需结合型别和 TCT 结果判断影响(如 HPV16/18 型阳性,无论 TCT 结果如何,均需阴道镜检查)。
3. HPV 检查的优势与局限性
  • 优势:能在细胞发生病变前发现感染,提前预警影响,敏感性高(尤其是对 HPV16/18 型),可早期阻断癌变进程。
  • 局限性:仅提示感染影响,无法判断是否已经发生病变(HPV 阳性≠患癌);可能出现 “假阳性”(短暂感染被检测到,但未持续),导致过度焦虑或不必要的检查。
三、联合筛查:TCT 与 HPV “联手” 提升准确性
单独 TCT 或 HPV 检查都存在一定漏诊率,联合筛查(同时做 TCT 和 HPV)能优势互补,显著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1. 联合筛查的核心价值
  • 减少漏诊:HPV 检测能发现 TCT 可能漏掉的早期感染,TCT 能识别 HPV 阳性者中已经发生的病变,二者结合使漏诊率降低至 1% 以下。
  • 精准分层管理
  • 联合筛查均阴性:宫颈癌影响极低,筛查间隔可延长至 3-5 年;
  • HPV 阳性而 TCT 正常:需根据 HPV 型别决定复查频率(如 HPV16/18 型需阴道镜检查,其他型别 6-12 个月复查);
  • TCT 异常而 HPV 阴性:多为非 HPV 相关病变,需进一步评估(如阴道镜)。
2. 哪些情况建议联合筛查?
  • 25-65 岁的一般影响女性,优先选择联合筛查;
  • 单独 TCT 或 HPV 检查结果异常时,需通过另一项检查验证;
  • 有宫颈癌家族史、免疫功能低下(如 HIV 感染)等高危因素的女性,联合筛查能更 评估影响。
四、宫颈癌筛查的 “时间指南”:起始年龄与间隔
宫颈癌筛查需结合年龄和影响分层,既不能过早过度筛查,也不能延误漏筛:
1. 一般影响女性的筛查建议
  • 21-24 岁:仅做 TCT(每 3 年一次),不推荐 HPV 单独筛查或联合筛查(此年龄段 HPV 感染率高但多为暂时性,癌变影响低)。
  • 25-65 岁:首选 TCT+HPV 联合筛查(每 5 年一次);若无法联合筛查,可单独 TCT(每 3 年一次)或单独 HPV(每 5 年一次)。
  • 65 岁以上:若过去 10 年筛查均正常(最后一次为联合筛查且阴性),可停止筛查;若有高级别病变史,需继续筛查至治疗后 20 年。
2. 高危人群的筛查建议
  • 有宫颈癌、高级别宫颈病变病史者:治疗后第 1 年每 3-6 个月筛查一次,之后根据结果调整间隔;
  • HIV 感染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21 岁起每年筛查一次(TCT+HPV);
  • 子宫切除但保留宫颈者:按上述年龄建议筛查;全子宫切除且无宫颈病变史者,可停止筛查。
五、筛查注意事项:保证结果准确性的细节
  • 时间选择:避开月经期,最佳时间为月经干净后 3-7 天;检查前 48 小时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上药,以免影响样本质量。
  • 特殊情况处理:孕期可正常筛查(不增加流产影响);绝经后女性筛查方式与年轻女性相同,无需调整。
  • 与 HPV 疫苗的关系:接种 HPV 疫苗不能替代筛查(疫苗无法覆盖所有高危型 HPV),接种者仍需按年龄进行常规筛查。
结语:筛查是宫颈癌的 “一级预防”
TCT 和 HPV 检查如同宫颈癌筛查的 “双保险”:TCT 紧盯 “细胞是否变坏”,HPV 追查 “为何变坏”。二者联合能在癌变发生前 5-10 年发现影响,为干预争取充足时间。
宫颈癌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过程(从感染 HPV 到癌变需 8-10 年),定期筛查能将绝大多数癌变阻断在癌前阶段。对女性而言,与其恐惧癌症,不如主动掌握筛查的主动权 —— 记住,每一次规范的筛查,都是为自己筑起一道健康防线。


特色专题 / SPECIAL
医院环境 / ENVIRONMENTA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