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近日,知名网络红人曹三岁与合肥二哥亲自来到合肥长庚医院,为医院的产科团队送上了一面象征感激与认可的锦旗。这不仅是对医院产科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查看详情

快速咨询

24在线免费咨询
0551-63855551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口腔科室>>牙齿矫正

矫正期间口腔清洁与护理注意事项

[2025/8/23]

牙齿矫正期间,由于矫正装置(托槽、弓丝、隐形矫正器)的存在,口腔清洁难度显著增加,若护理不当易引发龋齿、牙龈炎、牙齿脱矿(出现白斑)等问题,甚至影响矫正效果。不同矫正方式的清洁重点存在差异,需结合装置特性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以下从清洁工具、清洁方法、饮食护理、定期维护等维度详细说明。
一、分矫正方式选择清洁工具:适配装置特性,提升清洁效率
不同矫正方式的装置形态不同,需搭配专用清洁工具,才能有效清除食物残渣与菌斑,避免清洁盲区。
(一)传统金属托槽 / 陶瓷托槽矫正:重点解决 “托槽与弓丝间隙” 清洁
金属托槽与陶瓷托槽通过粘接固定在牙齿表面,托槽与牙齿间、弓丝与托槽间存在细小缝隙,易卡塞食物,需借助多工具组合清洁:
  1. 正畸专用牙刷:刷头小巧、刷毛呈 V 型或 U 型设计,能贴合托槽与牙齿的弧度,深入托槽周围刷洗,避免刷毛因托槽阻挡无法清洁牙齿表面;建议选择软毛款,减少对牙龈的刺激(如牙龈红肿时可换超软毛)。
  1. 牙缝刷 / 牙间刷:分为不同尺寸(如 0.5mm-1.5mm),可插入托槽与牙齿之间、弓丝下方的缝隙,清除卡在其中的食物残渣(如肉丝、菜叶),尤其适合清洁牙齿邻面(传统牙刷难以触及的区域)。
  1. 牙线穿引器:传统牙线无法绕过弓丝,需用穿引器将牙线穿过弓丝下方,再像正常使用牙线一样清洁牙齿邻面,避免邻面菌斑堆积导致龋齿。
  1. 冲牙器(水牙线):通过高压水流冲洗口腔,可冲洗掉托槽周围、牙龈沟内的细小食物残渣,尤其适合饭后快速清洁;建议选择 “正畸模式”(水流柔和且集中),避免高压损伤牙龈。
  1. 含氟漱口水:每天早晚刷牙后使用,能抑制口腔细菌滋生,增强牙齿抗龋能力,尤其适合托槽覆盖区域的牙齿(清洁难度大,易脱矿);选择不含酒精的温和款,避免刺激口腔黏膜。
(二)隐形矫正:重点保障 “矫正器内外清洁”
隐形矫正器可自行摘戴,清洁核心是 “牙齿与矫正器双清洁”,避免矫正器内残留菌斑附着牙齿:
  1. 普通软毛牙刷 / 电动牙刷:摘去矫正器后,用正常牙刷清洁牙齿即可,无需特殊刷头(隐形矫正无托槽阻挡,清洁难度低于托槽类矫正);建议选择电动牙刷,震动频率更高,能更高效清除牙齿表面菌斑。
  1. 隐形矫正器清洁工具
  • 专用清洁片:将矫正器放入装有温水的容器中,加入 1 片清洁片,浸泡 10-15 分钟,可去除矫正器内侧的菌斑与异味,避免佩戴时细菌接触牙齿;
  • 超声波清洗机:每周使用 1-2 次,将矫正器放入清洗机中,加入清水或专用清洁液,通过超声波震动清除矫正器缝隙内的顽固污渍,保持矫正器透明美观。
  1. 温和漱口水:摘戴矫正器前后可漱口,减少口腔内细菌数量,避免佩戴时细菌随矫正器附着牙齿;若矫正器临时取下放置,需放入专用收纳盒(避免污染),且收纳盒需定期用开水烫洗消毒。
二、科学清洁步骤:分阶段操作,覆盖全口腔盲区
无论选择哪种矫正方式,清洁需遵循 “先清洁牙齿,再护理矫正装置” 的逻辑,按步骤操作确保无清洁死角。
(一)传统金属托槽 / 陶瓷托槽矫正:四步清洁法
  1. 饭后初步漱口:每次进食后(包括零食、饮料),先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 30 秒,冲掉口腔内大块食物残渣(如米饭、面包屑),避免残渣长时间卡在托槽缝隙中变硬,增加后续清洁难度。
  1. 正畸牙刷刷牙
  • 刷牙姿势:将牙刷与牙齿呈 45° 角,刷毛指向牙龈方向,先刷托槽上方的牙齿唇颊面(从牙龈向咬合面刷),再刷托槽下方的牙齿唇颊面(从咬合面向牙龈刷),确保刷毛能覆盖托槽与牙齿的连接处;
  • 刷牙时间:每颗牙齿的每个面(唇颊面、舌腭面、咬合面)至少刷 30 秒,总刷牙时间不低于 3 分钟,避免因急于完成而遗漏托槽周围区域。
  1. 牙缝刷 / 牙线深度清洁
  • 用牙缝刷插入托槽与牙齿之间的缝隙,轻轻来回移动 2-3 次,清除卡在其中的细小残渣;
  • 用牙线穿引器将牙线穿过弓丝,清洁牙齿邻面,每个邻面清洁后更换牙线段,避免交叉污染。
  1. 漱口水收尾:刷牙与牙缝清洁完成后,含服 15-20ml 含氟漱口水,鼓动两腮让漱口水在口腔内充分流动(尤其流经托槽周围),30 秒后吐出,无需再用清水漱口,让氟化物在牙齿表面形成保护层。
(二)隐形矫正:三步清洁法
  1. 摘戴矫正器前洗手:佩戴或取下矫正器前,需用肥皂或洗手液 清洗双手,避免手上的细菌污染矫正器或牙齿,尤其外出后(如聚餐、通勤后),需先洗手再操作。
  1. 清洁牙齿:摘去矫正器后,用牙刷(搭配牙膏)正常清洁牙齿,重点清洁牙齿唇颊面、舌腭面及咬合面,确保无食物残渣残留;若饭后无法及时刷牙,可先用清水漱口,回到家后立即补刷。
  1. 清洁矫正器
  • 日常清洁:用清水冲洗矫正器内外侧,或用软毛牙刷(无牙膏)轻轻刷洗矫正器内侧(避免牙膏中的研磨剂刮花矫正器,影响透明度);
  • 深度清洁:每天晚上取下矫正器后,用专用清洁片浸泡 15 分钟,或每周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洁 1 次,去除矫正器内积累的菌斑与色素(如喝咖啡、茶后易附着色素)。
三、饮食护理:避免损伤矫正装置与牙齿
矫正期间的饮食不仅影响矫正装置的稳定性,还与牙齿健康密切相关,需明确 “可吃” 与 “禁吃” 清单,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一)所有矫正方式通用禁忌:保护牙齿与装置
  1. 禁吃过硬食物:如坚果(核桃、杏仁)、骨头(排骨、鱼刺)、硬糖(棒棒糖、奶糖)、冰块、硬饼干等,这类食物易导致金属托槽脱落、弓丝变形,或使隐形矫正器受压破裂;若想吃坚果,需磨成粉末后食用。
  1. 禁吃过黏食物:如口香糖、年糕、糯米团、巧克力(黏性强的款式)、麦芽糖等,黏性食物会粘在托槽或矫正器表面,难以清洁,长期残留易引发龋齿;若食用后需立即用专用工具清洁。
  1. 控制甜食与酸性食物摄入:如糖果、蛋糕、碳酸饮料(可乐、雪碧)、柠檬汁等,甜食会增加口腔细菌滋生,酸性食物易腐蚀牙齿釉质(尤其托槽覆盖区域,脱矿影响高);若食用,需在 30 分钟内清洁口腔,避免长时间停留。
(二)分矫正方式饮食注意:针对性防护
  1. 传统金属托槽 / 陶瓷托槽矫正
  • 避免啃咬动作:如啃苹果、啃玉米、啃排骨,需将食物切成小块(如苹果切瓣、玉米剥粒),用后牙咀嚼;
  • 避免细小颗粒食物:如芝麻、小米粥(易粘在托槽缝隙),食用后需用冲牙器 冲洗,避免颗粒残留引发牙龈炎症。
  1. 隐形矫正
  • 佩戴矫正器时避免饮用色素深的饮料:如咖啡、浓茶、红酒,色素会渗透到矫正器内,导致矫正器发黄,影响美观;若饮用,需取下矫正器,饮用后清洁口腔再佩戴;
  • 佩戴矫正器时避免咀嚼过硬零食:如薯片、饼干,虽隐形矫正器有一定韧性,但长期咀嚼过硬食物会导致矫正器变形,影响牙齿移动轨迹。
四、定期维护与异常处理:及时应对问题,保障矫正进度
矫正期间的定期检查与异常处理,能有效避免小问题发展为大隐患,确保矫正过程顺利推进。
(一)定期复诊与专业清洁
  1. 按医嘱复诊:传统托槽矫正通常每 4-8 周复诊 1 次(调整弓丝、检查托槽),隐形矫正每 6-10 周复诊 1 次(评估牙齿移动、更换矫正器),不可因 “感觉无异常” 而缺席复诊,医生需通过专业检查判断牙齿移动是否符合预期,及时调整方案。
  1. 定期洗牙:矫正期间建议每 3-6 个月洗 1 次牙,尤其托槽类矫正者,传统刷牙难以 清除托槽周围的菌斑与牙结石,洗牙可通过超声波震荡去除牙结石,预防牙龈炎与牙周炎;洗牙时需告知牙医 “正在矫正”,避免器械损伤托槽或弓丝。
(二)常见异常情况处理
  1. 托槽脱落 / 弓丝松动(金属 / 陶瓷托槽矫正)
  • 若托槽脱落但未丢失,可暂时用清水冲洗干净,用正畸专用粘接剂(需医生开具)临时固定,或放入密封袋中,尽快联系医生预约补粘(建议 48 小时内处理,避免影响牙齿移动);
  • 若弓丝松动末端扎嘴,可用正畸保护蜡(提前备用)包裹扎嘴的弓丝末端,或用指甲轻轻将弓丝推回原位,避免划伤口腔黏膜,同时尽快复诊调整。
  1. 隐形矫正器损坏 / 丢失
  • 若矫正器出现小裂纹但不影响佩戴,可暂时继续使用,复诊时告知医生更换;若裂纹较大或矫正器断裂,需立即停止佩戴,联系医生领取备用矫正器(通常医生会提前准备 1-2 副),避免牙齿反弹;
  • 若矫正器丢失,需佩戴上一副矫正器(不可跳过),并尽快联系医生重新制作,丢失期间需加强口腔清洁,避免牙齿位置偏移。
  1. 牙龈红肿 / 出血
  • 若清洁后仍出现牙龈红肿、刷牙出血,可能是菌斑堆积引发牙龈炎,需增加清洁频率(如每天用冲牙器清洁 2 次),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遵医嘱使用,不可长期用)缓解炎症,若 1 周内无改善需及时复诊,排查是否存在矫正力过大或牙周基础问题。
  1. 牙齿脱矿(出现白斑)
  • 若牙齿表面出现白色斑点(多在托槽周围),是牙齿脱矿的信号,需立即加强含氟护理(使用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避免斑点发展为龋齿;复诊时可让医生涂抹氟化物凝胶,增强牙齿抗龋能力。
五、总结:坚持护理是矫正成功的关键
矫正期间的口腔清洁与护理,需结合矫正方式的特性选择工具与方法,同时兼顾饮食控制与定期维护。传统托槽矫正需重点关注 “托槽周围清洁”,隐形矫正需做好 “牙齿与矫正器双清洁”,两者均需避免过硬、过黏食物,定期复诊与洗牙。只有长期坚持科学护理,才能在实现牙齿整齐的同时,保持口腔健康,避免矫正后出现牙齿损伤或牙周问题,让矫正效果更持久、更稳定。


特色专题 / SPECIAL
医院环境 / ENVIRONMENTA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