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近日,知名网络红人曹三岁与合肥二哥亲自来到合肥长庚医院,为医院的产科团队送上了一面象征感激与认可的锦旗。这不仅是对医院产科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查看详情

快速咨询

24在线免费咨询
0551-63855551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口腔科室>>牙齿矫正

日常有效预防口腔疾病的方法与措施

[2025/9/9]

口腔疾病的发生多与长期不良习惯相关,从龋齿、牙周炎到口腔溃疡,多数问题可通过科学日常护理避免。以下从口腔清洁、饮食管理、定期检查等维度,提供可落地的预防方法,帮助维护长期口腔健康。
一、精准口腔清洁:筑牢 “第一道防线”
(一)刷牙:选对方法比用力更重要
  1. 工具选择:用软毛牙刷(每 3 个月更换),避免硬毛损伤牙龈;含氟牙膏是首选,氟化物能增强牙釉质抗龋能力,尤其适合儿童和易患龋人群。
  1. 正确方法:采用 “巴氏刷牙法”—— 刷毛与牙面呈 45° 角,轻柔旋转清洁牙齿外侧、内侧及咬合面,每次不少于 2 分钟,早晚各 1 次,睡前刷牙后不再进食。
(二)清洁邻面:别忽视 “牙齿缝隙”
牙齿邻面是龋齿和牙周炎高发区,需额外清洁:
  1. 牙线 / 牙缝刷:每天用牙线清理牙缝,若牙缝较宽,用牙缝刷深入清洁,避免食物残渣堆积形成牙菌斑;使用时动作轻柔,防止划伤牙龈。
  1. 冲牙器辅助:饭后用冲牙器冲洗口腔,利用高压水流清除牙缝和牙龈沟内残渣,尤其适合戴假牙、正畸人群。
(三)清洁舌苔与漱口:减少细菌滋生
  1. 舌苔清洁:每周 2-3 次用牙刷或舌苔刷轻刷舌面,去除舌苔上的细菌,改善口臭,降低口腔感染影响。
  1. 饭后漱口:饭后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 30 秒,减少食物残渣滞留,若不方便刷牙,可使用不含酒精的温和漱口水,避免长期用刺激性漱口水破坏口腔菌群。
二、科学饮食管理:减少 “口腔刺激”
(一)控制甜食与酸性食物
  1. 减少糖果、蛋糕、碳酸饮料摄入,若食用,尽量在正餐时吃,避免睡前吃;吃完后及时漱口,防止糖分和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
  1. 避免频繁吃零食,尤其黏性食物(如巧克力、年糕),它们易附着牙面,增加龋齿影响。
(二)多吃 “护牙食物”
  1. 高纤维食物:芹菜、苹果等粗纤维食物,咀嚼时能摩擦牙面,辅助清洁牙齿,同时促进唾液分泌,中和口腔酸性。
  1. 富含关键营养素的食物:多吃鸡蛋、瘦肉、菠菜补充维生素 B 族,预防口角炎、口腔溃疡;适量吃动物肝脏、鱼类补充维生素 B₁₂,吃牡蛎、坚果补充锌,增强黏膜修复能力。
(三)避免 “损伤口腔” 的饮食习惯
  1. 不咬硬物(如坚果壳、骨头、笔),防止牙齿崩裂、磨损;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咬伤口腔黏膜引发溃疡。
  1. 少喝过热饮品(如滚烫的茶、咖啡),少吃过烫食物(如火锅),避免高温刺激损伤黏膜,降低黏膜病变影响。
三、定期口腔检查与专业护理:早发现早干预
(一)定期检查:每年至少 1 次
  1. 健康人群每 6-12 个月做 1 次口腔检查,儿童、老人或有口腔疾病史者,每 3-6 个月检查 1 次,及时发现早期龋损、牙龈出血等问题。
  1. 儿童可做 “窝沟封闭”:6-8 岁恒牙萌出后,及时做窝沟封闭,在牙齿咬合面形成保护层,预防窝沟龋,是儿童防龋的有效手段。
(二)定期洁牙:清除 “牙结石”
  1. 每年 1-2 次洁牙(洗牙),通过超声波去除牙齿表面和牙龈沟内的牙结石、牙菌斑,预防牙周炎,改善牙龈出血、口臭问题。
  1. 洗牙后若牙龈敏感,可使用抗敏感牙膏,1-2 周内避免冷热刺激,不要自行用牙签剔牙,防止损伤牙龈。
四、其他关键预防措施
(一)保护牙齿免受 “外力伤害”
运动时(如打篮球、跑步)若易碰撞口腔,可佩戴运动护齿器,减少牙齿外伤影响;戴假牙、正畸牙套者,定期调整修复体,避免不合适的修复体摩擦黏膜引发炎症。
(二)改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
  1. 保证 7-8 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减少免疫力下降导致的口腔黏膜感染;每天适量运动(如快走、瑜伽),增强身体抵抗力。
  1. 学会缓解压力,长期焦虑、压力大易引发口腔溃疡,可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式调节情绪,减少口腔疾病诱因。
总结
日常预防口腔疾病,核心在于 “坚持正确清洁、科学饮食、定期检查”。这些方法简单易操作,只要融入日常生活,就能有效降低龋齿、牙周炎、口腔溃疡等疾病的发生影响,让口腔长期保持健康状态。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简单、更有效。


特色专题 / SPECIAL
医院环境 / ENVIRONMENTA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