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1]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曾称念珠菌性阴道炎)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其白带特征具有显著的特异性,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具体识别要点如下:
一、颜色特征
白带颜色多为白色,典型者呈纯白色,有时也可表现为乳白色,与正常白带的透明或浅乳白色有明显区别。这种白色并非由血液或脓性分泌物混合所致,而是病原体代谢及炎症刺激导致的阴道黏膜分泌物异常聚集形成,因此颜色纯净且均匀,很少出现黄绿、灰色等混杂色(除非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质地与形态特征
-
豆腐渣样或凝乳状:这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最具代表性的质地特征。白带质地稠厚,呈块状或颗粒状,类似豆腐渣或凝固的牛奶,常紧密黏附于阴道壁和小阴唇内侧,不易拭去,强行擦拭可能导致黏膜破损出血。
-
黏稠度高:与细菌性阴道病的稀薄白带不同,其白带黏稠度显著增加,有时甚至呈糊状或软膏状,流动性差,仅在炎症严重时可能因分泌物过多而稍有流动性,但仍保持稠厚基底。
三、量的变化
发病时白带量通常增多,轻症者可能仅表现为白带略多于平时,重症者则可见大量豆腐渣样分泌物堆积在阴道内及阴道口,患者常自觉外阴及阴道口被分泌物覆盖,伴有明显的不适感。
四、伴随的气味与症状
-
气味:一般无明显异味,或仅带有轻微的酵母味(类似面包发酵的淡淡气味),与细菌性阴道病的鱼腥臭味、滴虫性阴道炎的恶臭有本质区别,这也是区分不同阴道炎的重要标志之一。
-
伴随症状:白带异常常伴随剧烈的外阴瘙痒、灼痛,严重时坐立难安,夜间症状加重;部分患者出现排尿痛(尿液刺激水肿的外阴及前庭所致)、性生活痛;妇科检查可见外阴红肿,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附有白色块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黏膜面,急性期还可能见到糜烂及浅表溃疡。
五、与其他阴道炎的鉴别要点
-
与细菌性阴道病相比:后者白带稀薄、灰白色、有鱼腥臭味,瘙痒症状轻微;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白带稠厚呈豆腐渣样,瘙痒剧烈且无明显异味。
-
与滴虫性阴道炎相比:后者白带呈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伴外阴瘙痒但程度不及假丝酵母菌病,且多有性生活传播史;前者白带无泡沫,颜色纯白,瘙痒更剧烈。
若观察到白带呈白色豆腐渣样或凝乳状,且伴随剧烈外阴瘙痒,基本可初步判断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但确诊仍需结合白带常规检查(找到假丝酵母菌的芽生孢子或假菌丝)。识别这些特征有助于患者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误用药物(如滥用抗生素可能加重病情),为针对性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