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8]
牙齿龋坏(俗称蛀牙)是细菌侵蚀牙体组织的渐进性疾病,根据龋坏深度可分为浅龋、中龋、深龋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症状、检查方法及处理方式差异显著,早发现早干预能避免病情加重(如发展为牙髓炎)。以下按严重程度逐一解析:
一、浅龋(牙釉质龋):最早期,症状隐匿
(一)核心表现
-
仅侵犯牙齿最外层的牙釉质,无明显疼痛或敏感,患者多因牙齿表面出现 “小黑点”“白斑” 就诊;
-
窝沟龋(牙齿咬合面凹陷处)表现为窝沟内发黑、探针可勾住;邻面龋(牙齿相邻面)肉眼难察觉,需靠检查发现。
(二)检查方式
-
肉眼观察:牙釉质表面有色素沉着(黑褐色)或脱矿白斑;
(三)处理方式
-
首选:微创去腐 + 树脂填充:用低速车针去除表层腐质(仅磨除病变牙釉质),无需麻醉,直接填入树脂材料,恢复牙齿外观,单次治疗 15-20 分钟,费用 300-500 元;
-
若龋坏极小(如针尖大小),且患者口腔卫生好,可暂不补牙,每 3 个月复查,配合使用含氟牙膏、涂氟,增强牙釉质抗龋性。
二、中龋(牙本质浅层龋):出现敏感,需及时干预
(一)核心表现
-
龋坏突破牙釉质,侵犯牙本质浅层,患者吃冷热、酸甜食物时会出现短暂敏感(刺激去除后症状消失),无自发痛;
-
龋洞明显,用探针探入时敏感加剧,但无穿髓感(未触及牙髓)。
(二)检查方式
-
拍小牙片:可见龋坏达牙本质浅层,与牙髓有一定距离(≥1mm);
(三)处理方式
-
去除腐质后,在牙本质表面涂一层护髓剂(如氢氧化钙),隔绝刺激;
-
治疗后 1-2 天可能有轻微敏感,属正常现象,避免立即吃过冷过热食物,费用 400-600 元。
三、深龋(牙本质深层龋):接近牙髓,影响高
(一)核心表现
-
龋坏达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牙神经),患者有明显冷热敏感,吃硬食物时可能出现短暂疼痛,无自发痛(若有自发痛,可能已发展为牙髓炎);
-
龋洞深大,探针探入底部有明显痛感,偶有食物嵌塞后疼痛加剧。
(二)检查方式
-
探针探及龋洞底部,患者疼痛明显,无穿髓孔(未穿通牙髓);
-
拍小牙片:龋坏近髓,与牙髓距离<0.5mm,牙髓无充血或炎症表现;
-
牙髓活力测试:冷刺激反应明显,刺激去除后症状逐渐缓解(区别于牙髓炎的持续痛)。
(三)处理方式
-
常规处理:分层去腐 + 双层护髓 + 高强度树脂填充:
-
局部注射麻药(如利多卡因),用 “分层去腐法” 去除腐质,避免穿通牙髓;
-
底层垫玻璃离子(释放氟离子防龋),上层垫氢氧化钙护髓,总厚度 1-1.5mm;
-
特殊情况:安抚治疗:若去腐后牙髓敏感明显(如探痛剧烈),先填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安抚牙髓),2 周后复诊,若无症状再换树脂填充;
-
治疗后需避免用补牙侧咀嚼 48 小时,费用 600-800 元,若后续出现自发痛、夜间痛,需及时复诊排查牙髓炎。